分享到: |
青年之声 | 李艺:做一个螺丝钉,然后坚持下去
李艺,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现任区调队(四川黄金集团)财务部副主任。
“我这二十多年平平无奇的人生里,实在没有太多值得讲的部分,我能分享的就是我的日常工作,所以我今天就想和大家聊聊所谓‘报账员’‘表格侠’‘会议记录官’的故事。毕竟,每一个螺丝钉的点滴坚持,才撑起了社会运转的每个齿轮,每一个螺丝钉,都值得被听见。“
一、螺丝钉也有星辰大海
刚入职时我也曾迷茫过:每天整理五花八门的报销单,输入繁琐复杂的会计分录,上交各式各样的表格,埋在一大堆数字里,这些琐事能有什么价值?这种迷茫像云雾一样萦绕着我,但随着一个又一个任务的完成,又渐渐散去,让我理解了这份职业的真谛。
我慢慢体会到,或许每一件小事在做完的当下看着毫无意义,但当它连成一个整体,这些数字就很巧妙地将每项目进展情况具像化展示了出来,提供了下一步工作的基础。再放大一些来看,这些数字会和其他企业的数据一道汇成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各项统计数据,这怎么不算在螺丝钉的位置上转动了一丁点的时代齿轮呢?所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工作也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悄悄惊艳着,螺丝钉也会有星辰大海。
二、在熟悉的地方挖宝藏
当然,任何一份工作,想做和去做,去做和做到极致,每一步之间都天差地别,尽可能把自己想到的事情做到极致,你终究会在每一次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提升工作质量,在熟悉的地方挖到宝藏。我记得第一次参加实习的时候,我的带教老师给我的第一个人生建议就是,做任何事情都站在下一个人的角度去思考,不要拘泥于自己目前的工作范围,局限自己手头的事情,每次多做一点,做到极致就是绝活。
三、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深耕专业领域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对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在财务这个领域尤为明显。2022年,近五年的注册会计师备考终于落下帷幕,拿到全科合格证书的那一刻,这个证书的意义我仍不甚清楚,但是随着工作的深入,明显感觉到自己对异常数据的敏感度有所提升,对各项报表数据的理解也更为深入,那些藏在脑子里的记忆时不时就会跳出来,帮助我提高工作效率。有的时候我在想,一个证书对工作和个人的帮助到底有多大可能很难量化,但每个备考过程中培养的持续学习和专注思考的能力能帮助我不断地获得进步。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技术新知识层出不穷,未来的大家需以专业为锚,以持续学习为帆,即使在AI浪潮里也仍有破浪前行的底气与光芒。
各位青年朋友们,可能我们终其一生也成不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做个"满分园丁",收获属于自己的光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我们处于最好的时代,有无限广阔的舞台,愿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骄傲地说,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也有我用青春写下的那一行。最后,想用我很喜欢的运动员的一句话来结束今天的分享,也勉励在座各位,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一帆风顺,只不过是在每个无比痛苦的时刻再多坚持一下,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李金珂:新时代资源青年,如何立足岗位作贡献
李金珂,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区调队(四川黄金集团)区调所技术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地勘青年,地质找矿岗位就是我们的‘赛道’,是我们挥洒青春、贡献力量的主战场。
我国是资源大国,也是资源强国。老一辈地质人在艰苦条件下为国家找到丰富资源,支撑起国家工业发展的脊梁,我深受触动。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
的三光荣精神。作为新时代资源青年,我们肩负着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资源战略紧密结合,以理想信念为帆,锚定岗位贡献方向,把对岗位的热爱融入为国家找矿立功的伟大事业中。
地质找矿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作为刚工作的新人,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存在不足,复杂的地形和风化的野外岩石面貌都和书本上的知识大相径庭。但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克服困难。在日常工作中,我主动向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丰富的野外工作经验;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新的地质理论和勘查技术方法,不断拓宽知识;在项目实践中,扎根现场,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每一次野外勘查,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新时代对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地质找矿工作常常需要深入偏远山区、荒漠戈壁等艰苦地区,工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我们的担当和毅力。去年有幸跟随项目参加了选点找矿工作,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通信讯号微弱,生活物资供应困难,但大家没有退缩,毅然踏上了征程。野外工作期间,我们每天早出晚归,翻山越岭,忍受着严寒和酷暑,认真开展地质填图、样品采集等工作,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诸多困难,我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共同克服。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为后续的找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地质找矿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勘查技术和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运用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找矿精度和效率。在工作之余,我积极关注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尝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无人机等新技术应用到地质找矿工作中,大大提高了野外工作效率,更加精准地预测找矿靶区。创新创造是提升岗位贡献效能的关键,我们要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创新创造为翼,提升岗位贡献效能。
地质找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个专业、多个部门密切配合,团队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在日常工作中,我注重和同事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团队事务,与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针对同一个地质难题,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不同的观点和建议,在充分地交流和探讨中,难题一步步得到了解决。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要以团结协作为桥,凝聚岗位贡献合力。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岗位提供了新的舞台。作为新时代的资源青年,我们要以理想信念为帆,以勤学苦练为桨,以担当实干为舵,以创新创造为翼,以团结协作为桥,立足地质找矿岗位,努力为国家寻找更多的资源宝藏,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我们的青春和力量!